“文化自信引领下的绿色低碳原创设计再实践”大师论坛成功召开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胡颐蘅
▲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中建集团副总工程师、
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龙卫国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漪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勘察设计处副处长胡倩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会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刘艺大师围绕《人工·自然》主题,以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中建滨湖设计总部、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为例,阐述了当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时,其与自然的融合便成为一种美妙的共生关系。借助自然的元素和力量,建筑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不仅展现了人类对环境的尊重和爱护,更体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之美的完美结合。
论坛进入高潮部分:郑勇大师主持的“不同气候地区 绿色建筑的地域化表达”高峰对话,内容丰富、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刘家琨、刘玉龙、薛峰、钱嘉宏、刘艺、叶依谦等建筑师之间的对话与思想碰撞,给与会代表带来更多的关于绿色低碳建筑方向的思考。
















论坛由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天津勘察设计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联合协办,并得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支持与指导。
论坛期间,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调研团成员100余人,在成都参访了大师作品 “贝森西村大院”“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天府农业博览园”“ 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 “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华西坝大学路街区改造”。
▲参访“贝森西村大院”
特别是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崔愷院士亲自带领大家参观主场馆,并现场讲解,基于本土设计理念,融合自然与景观,田馆融合,利用多种现代建筑语言进行设计表达,强化技术创新和文化展示,旨在打造一个即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展览需求的农业博览园。刘艺大师也讲解了园内另一个著名建筑“青苗”的设计理念:建筑应该像植物一样,以最合理的方式对环境做出敏感的回应,同时拥有令人惊异的结构之美。大家在春意盎然的五彩油菜花绽放的田园风光里,欣赏这特色鲜明、绿色生态、自然相容的美好画卷。北京市规自委二级巡视员陶志红拨冗参加了三星堆博物馆及天府农博园的学习考察活动,和崔愷院士、刘艺大师及设计师们就在绿色低碳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本土原创设计的水平,将科技融入创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崔愷院士讲解“天府农业博览园”项目设计理念、刘艺大师介绍“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们纷纷表示能与崔愷院士零距离交流互动,是此次参访调研活动的重大收获。
3月7日,调研活动进入尾声,也即将迎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当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在“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了“喜迎三八”联谊晚会。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才艺展示伴随着欢声笑语,全体调研团成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这次活动丰富多彩。
调研团成员有感而发,活动不仅有知识的收获和佳作的学习,更是经过寒冬季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重新燃起了设计的激情,重新记起当年选择建筑师作为职业的初心。一切都令人欣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