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官方网站!
“文化自信引领下的绿色低碳原创设计再实践”大师论坛成功召开
来源: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发布时间:2024-03-14

▲论坛现场

3月6日下午,“文化自信引领下的绿色低碳原创设计再实践”大师论坛在成都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建滨湖设计总部召开。出席论坛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崔愷;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中建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龙卫国;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勘察设计处副处长胡倩;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蒋晓红;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刘家琨;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建筑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薛峰;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钱嘉宏;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艺;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郑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秘书长叶依谦。原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韵也应邀出席论坛。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胡颐蘅主持论坛。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胡颐蘅


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中建集团副总工程师、

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龙卫国


龙卫国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说,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主办这次盛会,开拓创新,提升行业凝聚力,扩大行业影响力,为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贡献。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同行业专家交流和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为新时期勘察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漪


王漪副秘书长充分肯定了北勘设协从陕西、浙江、江苏到今天以跨地域的四届论坛及参访调研,并提出进行品牌化打造跨地域跨文化交流合作模式。当下勘察设计行业的形势复杂多变,通过打造跨领域交流,拉通行业信息,以此提升洞察未来的远见,增进勘察设计行业的信心和力量,迎接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变革带来的新机遇。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勘察设计处副处长胡倩


胡倩副处长代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向会议主办方和承办单位表示感谢。她表示,北京一直坚持践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绿色低碳发展为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持续开展各项实践。北京成功申办202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是国际建协对北京市城市建设者的高度认可,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城市更新、绿色低碳发展的期待,更是中国设计师走向世界的契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推动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发展建言献策。

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会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


徐全胜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是京、津、川、内蒙四地协会和行业企业携手举办,共同探索和交流中国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的一次盛会。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活动能够建立起成都、北京等多地建筑师在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长期合作机制,开展城市间的多维度合作与对话,引发更多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的创作火花。致辞后,徐会长以“文化引领 科技赋能 绿色发展—绽放建筑创作的光芒”为主题,为即将开始的主题演讲发表了开篇导言。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


论坛在刘玉龙董事长主持中进入以“绿色低碳原创设计再实践”主题演讲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崔愷

崔愷院士以《科技创新推动原创设计》为题,阐述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筑创新进入新阶段,从以往过度关注视觉效果而忽视内在品质的浮躁“原创”,应该走向以科技创新推动原创设计。在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并非仅指草料、结构、设备系统的“纯技术”创新,而是从价值观到设计方法,建构逻辑,以及空间场所营造的建筑总体创新的前提下,带动一系列相关技术的综合创新。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方


钱方大师以《在地性求和》为主题,他表示建筑师工作的本质是“在地性”的创作设计及与之伴随的“在场性”的控制,是直观事实构造的行为。强化人与建筑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充分尊重自然态度的前提下,把资源有效利用、快速建造、人的生活与自然融合等众多要求协调在一起呈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秘书长叶依谦

叶依谦执行总建筑师以《整体设计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东南组团完成的实践案例。 




▲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艺


刘艺大师围绕《人工·自然》主题,以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中建滨湖设计总部、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为例,阐述了当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时,其与自然的融合便成为一种美妙的共生关系。借助自然的元素和力量,建筑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不仅展现了人类对环境的尊重和爱护,更体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之美的完美结合



论坛进入高潮部分:郑勇大师主持的“不同气候地区 绿色建筑的地域化表达”高峰对话,内容丰富、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刘家琨、刘玉龙、薛峰、钱嘉宏、刘艺、叶依谦等建筑师之间的对话与思想碰撞,给与会代表带来更多的关于绿色低碳建筑方向的思考。


▲“不同气候环境下,绿色建筑的地域化表达”嘉宾对话

本次论坛嘉宾阵容强大,内容丰富、形式多元,是汇聚最新发展动态、多维视角的行业盛会,现场近200多人参会,与会代表热情高涨,收获颇丰,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论坛由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天津勘察设计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联合协办,并得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支持与指导。


论坛期间,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调研团成员100余人,在成都参访了大师作品 “贝森西村大院”“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天府农业博览园”“ 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 “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华西坝大学路街区改造”。


家琨建筑运营总监刘速介绍“贝森西村大院"

▲参访“贝森西村大院”


刘艺大师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参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特别是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崔愷院士亲自带领大家参观主场馆,并现场讲解,基于本土设计理念,融合自然与景观,田馆融合,利用多种现代建筑语言进行设计表达,强化技术创新和文化展示,旨在打造一个即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展览需求的农业博览园。刘艺大师也讲解了园内另一个著名建筑“青苗”的设计理念:建筑应该像植物一样,以最合理的方式对环境做出敏感的回应,同时拥有令人惊异的结构之美。大家在春意盎然的五彩油菜花绽放的田园风光里,欣赏这特色鲜明、绿色生态、自然相容的美好画卷。北京市规自委二级巡视员陶志红拨冗参加了三星堆博物馆及天府农博园的学习考察活动,和崔愷院士、刘艺大师及设计师们就在绿色低碳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本土原创设计的水平,将科技融入创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愷院士讲解“天府农业博览园”项目设计理念、艺大师介绍“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的设计理念


▲参访“天府农业博览园”

▲参访“成都天府美术馆”

▲参访“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

▲基准方中集团首席总建筑师李迅涛介绍“华西坝大学路街区改造”项目

▲参访“华西坝大学路街区改造”项目

设计师们纷纷表示能与崔愷院士零距离交流互动,是此次参访调研活动的重大收获。


3月7日,调研活动进入尾声,也即将迎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当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在“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了“喜迎三八”联谊晚会。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才艺展示伴随着欢声笑语,全体调研团成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这次活动丰富多彩。



调研团成员有感而发,活动不仅有知识的收获和佳作的学习,更是经过寒冬季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重新燃起了设计的激情,重新记起当年选择建筑师作为职业的初心。一切都令人欣喜难忘!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二号楼 102

电话(传真):010-68016541

邮箱:xiehuigongyou205@126.com

邮政编码:100045

版权所有: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京ICP备14017916号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